地下空间是城市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9月25日至26日,“世界城市日”系列活动——第十二届国际地下空间开发大会(IFUS 2025)在上海召开,来自中国、法国、新加坡、俄罗斯、荷兰、日本等国家的百余位顶尖专家学者,共同探讨地下空间开发的未来趋势、技术创新与可持续发展。
地下空间作为城市空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存在着交通、市政、防灾等传统功能,更在能源转型、碳汇提升、智慧治理等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大会名誉主席、“八一勋章”获得者、陆军工程大学教授钱七虎建议,地下空间在防灾减灾、应急储备、能源保障等方面具有天然优势,要加快构建以地下空间为支撑的城市韧性体系,增强城市应对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和能源危机的综合能力。同时,进一步加强地下空间与数字技术、人工智能、新材料等前沿科技的深度融合,发展智能建造、智慧运维、绿色低碳技术,提升地下工程的安全性、经济性和环境友好性。
作为拥有近2500万人口的超大城市,上海始终将地下空间开发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内容。上海市住建委总工程师刘千伟表示,去年,上海建成了北横通道、银都路越江隧道、泰和污水处理厂等工程项目,已建地下工程超4.37万个,总建筑面积近1.65亿平方米,地下空间图谱正逐渐清晰展开。今年,张园城市更新和东方枢纽等一批重大工程正在积极推进,众多的工程实践促进了地下工程理论的发展,而且不断提升了上海地下空间的规划设计以及施工技术、环境质量保障技术、防灾减灾技术及建养一体数字化技术和绿色环保技术的水平。
“未来,地下空间将呈现开发集约化、技术智能化、功能复合化的特征。”刘千伟说,上海将以创新为引领,深入开展地铁、隧道、管廊等地下生命线工程,以及运行管理的关键理论和技术研究,提升城市安全韧性,研发深地探测、智能建造等前沿技术,提升人工智能赋能地下空间发展的水平,探索集约、高效的绿色发展模式,提升土地资源集约利用效率,促进城市的高质量发展。
作为上海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建设与运营管理的主力军,上海城投集团在地下空间开发与地下基础设施建设运行领域持续深耕探索,建成运营道路隧道、地下污水厂、供排水管网、原水管渠等大量地下基础设施,累计开发地下空间超过200万平方米。上海城投(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叶源新提出,随着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技术的持续提升,长、大、深、险特点下的安全高效、低影响的技术需求十分迫切。他认为,需要加快构建相关理念、技术和管理变革以及制度规范的与时俱进。
据悉,第十二届国际地下空间开发大会(IFUS 2025)由同济大学、深圳大学、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上海城投(集团)有限公司共同主办,以“创新、韧性、智慧”为主题。
本届大会还设立三大专题论坛,聚焦不同细分方向。在未来城市地下道路创新发展论坛中,专家围绕各类地下道路的通风净化、长大盾构隧道安全建造与智能化、复杂环境施工建设、沉井工艺、UHPC新材料应用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地下空间智能建造与绿色低碳论坛聚焦人工智能与地下空间开发的深度融合,多位企业专家与高校学者分享了最新研究成果。城市更新与基础设施建设论坛则重点关注历史建筑保护性开发、既有建筑病害治理、中心城区高架更新等实践难题,与会专家提供了多项创新解决方案。
为助力青年学者成长,本届大会特别设立研究生论坛,为地下空间领域的年轻学者提供学术交流平台。来自同济大学、深圳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东南大学、山东大学、国防科技大学、中国石油大学、西安科技大学等高校的青年学者,汇报了在隧道工程、智能建造、新型材料、地下空间环境优化等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倍盈配资-倍盈配资官网-网上配资平台开户-国内配资炒股官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