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组团式”教育人才的轮换大年,上海市教育系统将在暑期集中选派近200名“组团式”支教教师。上海将聚焦对口地区培训需求,打造“需求诊断——方案设计——跟踪指导”一体化业务支持体系,建立全流程服务保障体系。同时,将深化智力帮扶,把教育综合改革经验更广泛地辐射到对口帮扶地区。
近年来,上海市教育系统构建起集教育帮扶、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文化交流于一体的多维度对口帮扶体系,积极推动西藏日喀则、新疆喀什、青海果洛、云南省等7省22地州和三明、六安两个革命老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全链条发展。通过“组团式”人才帮扶、特色思政课程建设、科研成果转化与产业赋能,上海有效破解对口地区发展瓶颈,培养了大批“带不走”的本土人才。
【打造一支“带不走”的队伍】
2016年6月,上海首批“组团式”教育援藏工作队攀向平均海拔4000米的雪域高峰。经过近十年的接力,由上海援建的日喀则市上海实验学校先后获评全国生态文明示范校、全国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共同体成员校、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试验校等,取得多项西藏自治区基础教育“零”的突破。
上海援藏坚持精准、系统、长期,从“单兵作战”向“团队作战”转变,从“没有”向“更好”转变,从“短期帮扶”向“长期帮扶”转变,推动对口地区教育人才培养从“输血供氧”转变成“造血制氧”。
援藏教师以“结对带教”形式与对口地区教师签约,通过听评课、深入教研组指导、上示范课等形式提升对口地区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在此基础上,援藏工作精准对接当地学校发出的“需求订单”,“点单式”组建选派教师开展“小组团式”送教送研下乡,培养骨干教师。最近的两年多来,累计组织132批次、805人次的送教送研活动,开设249节示范课和151场专题讲座,邀请上海教育专家开设线上讲座累计307场,选派对口地区教师前往上海参加各类专题培训累计1491人次,共惠及师生15000余人。
这样的故事同样发生在上海对口帮扶的新疆、云南、青海和革命老区等地。自2022年启动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工作以来,沪滇合力打造一支“带不走”的优秀本土教师队伍。帮扶团队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遴选出15个项目,由来自上海的校长担任各项目组长,推动带培对象增强教育教学综合素质,计划培养1410名被帮扶县教师;上海帮扶教师和云南当地骨干教师共同组建12个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学科组,在课程教学、科研和教学指导、团队建设、专业建设等方面授之以渔。
在新疆喀什,随着2019年上海援疆教育集团的成立,上海教育援疆从“小组团”转向“大组团”,改变以往单点作战方式,以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喀什实验中学(喀什六中)为核心校,在对口支援的四县(泽普、叶城、莎车、巴楚)分别成立县域“教育集团”,形成一个核心校、四个县域集团、辐射全地区的“1+4+N”模式。“1+4+N”模式组建六年来,经历了两批“万人教师”支教和两批“组团式”援疆,共计570名援疆教师和教育干部人才参与,助力喀什六中实现国家级名师工作室“零”的突破,“塔尖引领、塔身支撑、塔基夯实”的师资队伍格局逐渐形成。
在青海,黄浦、虹口、奉贤、青浦选派的教育团队共同推动果洛西宁民族中学、果洛州民族高级中学、果洛州大武民族中学组成“三校联盟”,共享教研资源。
【把“大思政课”上到青稞地】
在日喀则市城乡规划展示馆,援藏教师联合对口地区语文教师益西措姆、音乐教师刘芳,打造了一场沉浸式“大思政课”。这场取得热烈反响的思政课正是上海教育对口支援携手开展思政教育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上海市教育系统依托高校资源与地方实践场域,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育人模式。上海市援藏干部联络组先后与西藏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高校组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联盟,把“世界屋脊上的‘大思政课’”上到青稞地、城市规划展示馆和边境县。复旦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带领日喀则市上海实验学校师生,在拉孜县吉角村青稞地开展“田间思政课”。
上海市教育系统还以高校资源为核心引擎,构建多维精准对口帮扶体系,在人才培育、产业赋能、教育帮扶中彰显“上海智慧”,为对口地区注入可持续发展动能。
【优质资源“双向流动”】
上海坚持教育资源双向流动,深化师生交流。2023年9月14日至19日,由上海市援藏干部小组带队,三支来自西藏日喀则的中学生足球队首次作为特邀球队,来沪参加第38届“海港—上汽”杯新民晚报暑假中学生足球赛全国交流赛,与来自新疆喀什、安徽黄山、浙江台州及上海等地的青少年展开足下争锋。在沪期间,日喀则青少年们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体验活动,感受上海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的独特魅力。
自2014年开始实施的“青春放歌”上海大学生文化志愿者交流项目,不断创新交流展示形式,先后赴喀什、克拉玛依、昭通、三明等对口地区进行文化志愿服务。随着上海教育对口帮扶工作深入开展,对口地区把上海优质教育资源“请进来”,当地师生也正在获得越来越多“走出去”的机会。
来自西藏的学生特色艺术团队走进上海的大中小学校、市民文化中心和专业艺术院校演出交流,拓宽视野,增进沪藏两地文化互鉴;到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高校参加艺术工作坊。
今年4月,喀什学生在上海东方绿舟国防园参观。
2023至2024年,上海与六安两地深入开展师生异地研学实践活动,活动以特色课程为载体,通过红色寻访、科技探索、非遗体验等多元形式,构建起跨越山海的成长桥梁,青少年在双向交流中收获成长。随着常态化访学机制的建立,上海对口帮扶正在探索稳定的师生选派交流周期。
倍盈配资-倍盈配资官网-网上配资平台开户-国内配资炒股官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