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欧洲急求和中国“沟通” 芯片博弈反转!荷兰经济事务大臣卡雷曼斯的态度在2025年10月突然转变,从强硬转向寻求与中方合作。这一变化源于荷兰政府在10月初以“治理缺陷”为由接管了中资背景的安世半导体。背后是美国施压要求更换中国籍领导层,否则将面临制裁。

闻泰科技作为安世半导体的母公司,对荷兰的举动表示强烈不满,并立即启动法律程序应对。然而,荷兰并未动摇,显然是想借此在中美科技博弈中占据优势。安世半导体全球70%的产能集中在广东东莞,该工厂年产超过500亿颗车规级功率芯片,支撑着全球9.4%的市场份额,尤其是欧洲40%的汽车芯片需求。

中国商务部迅速作出反应,发布了出口管制令。不到48小时,全球汽车产业链受到震动,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发出警告,生产将受到严重干扰。美国汽车创新联盟也敦促尽快解决。大众、宝马等欧洲汽车巨头的生产线面临停摆风险,芯片断供意味着汽车制造将陷入困境。

卡雷曼斯态度的转变背后有深层次原因。荷兰作为ASML的母国,对中国市场依赖极深。2025年第一季度,ASML对华销售额占其总销售额的25%以上。美国早已施压限制ASML对华出口,荷兰因此损失惨重。此次芯片制裁使荷兰感受到更直接的痛感,不得不重新考虑立场。

中国的反制手段远未用尽,可以进一步加码半导体领域的反击,甚至影响荷兰农产品出口。此外,ASML生产离不开中国供应链,稀土磁材和镜头玻璃等关键部件有90%依赖中国。若管制升级,产能可能骤降九成,荷兰产业链的脆弱性暴露无遗。

这场博弈不仅是企业间的争夺,更是科技霸权的较量。中国此前已对美国模拟芯片发起反倾销调查,构建多层次反制体系。这次精准打击安世半导体,验证了战略的有效性。“掐产能比卡技术更见效”,即便荷兰接管了安世的管理权,没有中国生产基地和供应链支撑,企业不过是个空壳。
安世半导体或许难以回归中方掌控,但中方反制已达到关键目的,震慑了单边制裁者,也让国际社会看到霸权操作的代价。荷兰的求和反映了全球产业链深度绑定的现实。试图通过“抢企业”或“卡脖子”谋利的行为,最终会自食恶果。
中方的反制手段既是权益维护,也是警示。全球化时代,任何试图割裂供应链的行为都将遭遇反噬和反击。未来的局势发展充满变数,这场芯片风暴只是开始。各方利益纠葛交织,全球半导体格局或将迎来新一轮洗牌。
荷兰的求和暴露出其在大国博弈中的脆弱性。类似的摩擦难以避免,全球产业链的安全感显得更加珍贵。全球化不是单向依赖,而是相互绑缚。谁想轻易割断链条,必先承受链条断裂的震荡。
半导体作为世界科技命脉,正被前所未有的地缘政治撕扯。谁能守住供应链,谁就握住了未来的主动权。未来几个月,安世半导体的命运和中欧关系的走向将成为观察全球科技角力的重要坐标。各方的每一步都不容忽视。这场突如其来的风暴提醒每个参与者,必须学会在冲突中寻找平衡,在博弈中谋求共赢。
倍盈配资-倍盈配资官网-网上配资平台开户-国内配资炒股官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