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61个字 阅读时长:5分钟
中产先生 | 洞见时代发现价值讲述生活
求上得中。
长假之后聊消费,聊了电影、文旅之后,再来聊聊楼市。
假期楼市同比数据不是太好看,原因大家都知道:
去年924楼市那一波复苏导致基数太高,而今年二季度楼市一直在下跌,9月份只是一线有些改善。
这一波楼市波动,已经超过6个月了:
接下来怎么走,大家都没有底。
节后关于楼市的消息也不少:
1、人日发表的8篇经济专论中,关于房地产市场的表述是:
一些城市房地产市场在止跌回稳过程中出现波动。
说明决策层已经注意到了楼市的波动。
2、今天住建部也召开发布会介绍城乡建设发展情况:
不过并没有对当前房地产形势释放什么政策信号。
3、倒是中财办原副主任尹艳林昨天的专访引发关注:
他表示,房地产调控的政策工具箱,就应该从“抑制房价上涨”转变为“支持房价上涨”的工具箱。
他的理由是什么?
划一下重点:
1、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这意味着市场已从过去的“需求过热”转向“需求不足”。
2、如果大家都预期“房价只能跌、不能涨”,预期就会自我强化,进而加大稳房价的难度,“止跌”的目标也难以实现。
3、房地产是经济的主要拖累项——要提振投资,需要先稳住房地产投资。同时,房地产也是能极大带动消费的产业,理应成为投资和消费的重要结合点。
4、房地产当然不允许投机,但它应该是家庭重要的资产配置,房地产所具有的金融属性也不应该被忽视。
5、房地产销售已经腰斩,2021年,房地产行业处于顶峰时,商品房销售面积大约是18亿平方米,现在已降至8亿至9亿平方米。但9亿平方米并非中国房地产市场的需求常态,实际上,即便考虑到抑制投机性购房、人口结构变化等因素,中国商品房年销售面积也应在10亿平方米以上。
6、随着房地产新模式的构建,我们有能力更好地抑制投机行为(例如通过税收工具),让其正常的投资属性得到体现。
7、通过政府大规模收储稳房价,难度较大。第一是买不过来,资金需求量太大;第二是不好操作,要谈拢价格难度非常大。
简单总结一下尹的观点:
楼市已经跌得差不多了,继续跌下去拖累经济,地方收储难度太大,要想稳楼市,还需要政策转向支持房价上涨,从而稳住预期,靠正常投资恢复来止跌回稳。
感觉他的策略就是:
求上得中,以房价上涨实现房价回稳。
倒是有些道理。
但是,就楼市是否跌到位,是否见底,我觉得刚需和改善应该有不同看法,或许未来改善会成为楼市的主力,刚需的话看这个经济复苏情况,还会继续观望吧。
930没有出政策,媒体报道:
各地都在想办法刺激改善住房需求。
对于改善用户来说:
钱还是有的,价格也能接受,但缺的是好房子以及稳定预期。
大家觉得这个思路有戏吗?
当然还是要等一下看看10月底的会议有没有房地产政策,当然好多人估计更关心最近突然紧张的贸易形势。
今天晚上中产说聊一聊。
就这样。
10个朋友读过 趋势
500个点赞 局势
阅读10万+ 深度
倍盈配资-倍盈配资官网-网上配资平台开户-国内配资炒股官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