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州海珠区素社街郭墩社区悄然“出圈”——社区以往陈旧的设施、道路、墙面已焕然一新,转角闲置空间被精心设计成环卫工人休息驿站,同心文化广场也重点进行了升级改造,对广场地面进行全面修整,增设运动健身器材,设置供居民休息的凳子,新添社区文化栏。社区同心广场也成为居民休闲锻炼的好去处,引来居民纷纷点赞。
改造后的同心广场 受访者供图
这一切,得益于海珠区全面推进的“社区绣花”行动。今年以来,海珠区城管部门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在全区18条街道、267个社区中选取了包括郭墩社区在内的7个基础设施老化、改造诉求强烈的社区,作为“培育提升社区”重点推进。
郭墩社区作为典型老旧社区,面临设施陈旧、环境脏乱等现实难题。据郭墩社区党委书记黄文广介绍,在社区微改造项目建设中,街道和社区广泛听取民意、汇聚民智,深入收集居民集中改造需求,对辖内多个老旧小区实施基础类、民生类、提升类三方面改造,修缮残缺老化的公共设施,增加绿化植物种植,完善健身器材区域和文体活动中心,并为12个自治小区配置了微型消防站,为40多栋楼宇更换了消防设施。此外,针对小区燃气管道老旧问题,街道积极联动海珠城管、广州燃气集团推动燃气管道改造。这一系列“绣花功夫”大幅提升了居民的安全感与生活质量。
在“社区绣花”行动中,居民不仅是受益者,更是参与者。郭墩社区以党建为引领,建立15个网格自治小区,成立网格管理小组,让居民直接参与社区事务,共同探讨改造方案,真正做到“自己的社区自己管”,有效破解电动车充电、停车、环境卫生等治理难题,以“绣花功夫”提升社区容貌品质,共建美好安全家园。
受访者供图
除了郭墩社区,海珠区多地也同步“上新”:纸北社区将六百余平方米的闲置地块改造为“口袋公园”,港海社区则通过精美装饰和功能升级,让老巷焕发新活力。区城管部门还联动街道开展户外广告、“三线”整治和环境卫生提升,推动社区面貌整体蝶变。
受访者供图
此外,海珠城管还以社区培育提升为契机,区街联动,在7个培育提升社区深入开展户外广告和招牌、“三线”、环境卫生等整治行动,推动社区容貌品质持续提升,让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提升。
海珠区“社区绣花”行动以小切口推动大变化,不搞大拆大建,讲求“绣”的精细、“治”的智慧,让一个个老社区在微更新中焕发新生机,也让城市治理从“面子”工程迈向“里子”温度,真正“绣”出群众的幸福生活。
《南方》杂志全媒体记者、南方+记者|左志红
【实习生】吴婉茜
【通讯员】成广聚
【本文责编】刘龙飞
【频道编辑】周丽娜 李拉
【文字校对】华成民
【值班主编】刘树强 刘龙飞
【文章来源】南方杂志党建频道
倍盈配资-倍盈配资官网-网上配资平台开户-国内配资炒股官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